第211章 风平浪静-《世界中转站》
第(3/3)页
至于召集关宁军进关更是不可能的,他们进关了谁来防备建奴呢?陕贼远在陕北肯定打不到京城来,但山海关一旦被破,建奴可是能长驱直入到京城的,诸位大佬不想再被建奴围一次城了。
所以争来吵去,满朝文武一律决定用后两条建议,一边传缴天下怒斥陕贼的残暴,在舆论方面扳回一局,另一方面则派遣废弃多时的锦衣卫入陕收买贼寇大将。
同时,崇祯也深感朝廷情报能力的不足,竟然连贼寇的全名和外号都不知道,感觉自己像个瞎子一样,于是打算重新组建锦衣卫,却遭到了朝臣的一致反对。
自古以来,除了开国的那一代人之外,皇帝和臣子都是对立的,皇帝不惜一切想要抓权,而臣子则是要削弱皇帝的权力,在明朝更是如此,锦衣卫作为皇帝的直属部队和耳目,一直是大臣们的眼中钉,一方面是害怕锦衣卫,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大臣不允许有一个自己完全无法插手直属于皇帝的部门,这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另外经过士人阶级几百年的舆论宣传,锦衣卫的邪恶、无法无天早已深入人心,为了自己的名声,也没人敢赞同恢复锦衣卫,甚至还要大加抨击,就为博一个名声,明朝的士人这一手已经玩得很溜了。
崇祯比王志还小一岁,还有些叛逆,见这么多人反对,叛逆心起的同时,也在反思,他们这是为什么?朕身为一个明君,难道会用锦衣卫构陷大臣吗?恢复锦衣卫不过是为了打探情报而已,难道他们怕朕知道什么情报吗?
崇祯已经登基了三年多,也被满朝文武忽悠了三年多,他又不傻,总能回过点味,于是重开锦衣卫的心更加坚决了。满朝君臣就围绕着该不该重设锦衣卫而斗法呢,崇祯赏了一些言官好几通庭杖,朝臣们也用出了诸如发动士子哭庙堂这种压箱底的手段。
总之,满朝文武,包括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此时都把精力放在了斗法上,无暇顾及陕西的王志了。(未完待续。)
ps:今天放假,跑去逛街,一个人,什么都没买,光是吃东西,花了200多,感觉一个人逛街特别傻,上个月的稿费如果在下个星期还没到,就没钱吃饭了,好残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