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往事知多少(三)-《迷失在星空》


    第(2/3)页

    每位主管都有详细的介绍,主管厅有他们的雕塑,看得出是手工雕刻的,花了不少的心思,熟悉内情的人却越看越糊涂,因为跟长辈讲的似是而非。

    “李庄的交际圈似乎很大啊,各个民族都有。”曲龙说。

    淳单点头,“对,李庄交朋友和选弟子向来不考虑民族和种族,只要达到他的标准,人品也可以接受。这里的很多资料,都是伊丽莎白和长辈的笔记里没提及的,估计除了李庄,没人知道全局。”

    “阿拉万.伊什特是什么人?似乎从没听说过,这个姓氏也没有。”卡拉芒问。

    王如峰说:“阿拉万.伊什特是李庄根据他的来源地取的名字,孤儿,可能是阿拉伯人,出生在北非伊什特,到威州时只有六岁。伊什特很聪明,性格也好,跟李庄非常投缘,可能是他的义子。先祖王琛认为,李庄到处做慈善,绝不是洗脱坏名声、钓鱼和提升公司形象那么简单。他可能收有多位义子,来自于世界各地,都是身份明确的孤儿。估计是这些人统率着另外的力量,不为人知。”

    余哲很失望,“李庄施恩惠让别人替他卖命,还打孤儿的主意,人品未免有些差。”

    王如峰摇头,“不是的,李庄跟其他人不一样,做慈善从不考虑回报,纯属无心插柳柳成荫,讲究缘分。当时几乎人人都知道他的眼光很高,想成为他的义子,不仅要聪明,心理素质好,还要跟他投缘。这群孤儿受过系统的教育,人人习武,心理素质一流,不但有充足的回报,李庄还全心全意为他们考虑,绝不会强迫他们做事,通常会有很多选择,要么加入公司,要么自己创业,要么选择其他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获得他的认同,这些岗位风险不高,要求很高。”

    卡拉芒.哈代说:“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手段,被利用的人心甘情愿为他做事,毕竟每个人的理想和爱好都有差别,有些人就是喜欢比较刺激的工作。他将数学方面的修养用到了人才选拔上,当然很少有人能这么做,不是每个人都有他的条件。”

    王如峰笑道:“没错,我先祖王琛就说过,他很喜欢很擅长分析人心一类的工作。老师待他没话说,自己选的不能怪老师,把自己的选择失误赖到别人头上的人根本成不了大事。李庄虽不是什么好人,但绝不会耍那些很无聊的手段,所以真朋友非常多。”

    杰夫.布雷迪插进来,“我的判断没错吧,安全委员会所有的重要岗位均是李庄信得过的人,甚至那些看起来跟他不沾边的人,从详细的描述看,说不定也是他的人。”

    卡拉芒.哈代有些疑惑,“团体的其他人难道会坐视他随意安插自己的人吗?毕竟按照联合技术公司的制度,他不是国王,最多算个精神领袖,也许还有什么我们没弄清楚。这座纪念馆的信息量非常庞大,不仅仅是纪念馆,也许对山头星的人来说这里还有别的意义。”

    杰夫.布雷迪苦笑,“以我们的视觉,很难完全理解李庄的想法。联合技术公司的体制一直在升级中,参与的人很多,后期的框架跟李庄建立公司时的框架有差别,我甚至有种感觉,相同即不同,不同即相同,具体哪里相同,哪里不同,估计我们得仔细研究。”

    “有啥好研究的,都是老古董,还不如看故事。山头星现在的体制跟联合技术公司的体制肯定不同,以前有现在这么复杂吗?”余哲不以为然。

    众人大笑,异口同声道:“对,看故事去。”

    安全委员会档案能公开的部分都在一条长廊中,方便参观者查阅。这部分的资料非常丰富,以军事和政治类为主,涉及到名人丑闻、大势力的秘密及联合技术公司发展前中期的历次大事件,无数光鲜的形象在这里被彻底颠覆。档案很详细,时间、地点、当事人、事情经过等等都有记载,另外还有十三处抢来的别的势力的秘密档案复制品,牵扯到当时所有的大国及历任领导层。

    从行文及管理风格看,安全委员会员工撰写的档案跟其他势力的不同,文体乱七八糟,但基本要素还是有的,过程很清晰。大事件如“软禁案”、“讨债行动”、“核弹案”、“黄金风暴”、“叛军案”、“非洲特战案”、“生化危机”、“重大泄密案”等都单独拥有一座展厅。

    李庄嗜杀的名声是从软禁案和讨债行动开始的,在叛军案后达到巅峰,联邦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则主要是十三处的奇特风格,类似于狂信者一类的行为。从档案统计的数据看,这人称得上杀人如麻,虽然他没亲手杀过人,但死在他的理念下的人不计其数。联合技术公司彻底掌控澳洲或者说澳洲吸收了联合技术公司后,十三处成员大部分离职,不知所踪。wdf南非司和东非司彻底变成了cdf,不再是伪装。参观者从演变图上猜测,十三处可能隐藏在非洲和中南美,与cdf关系密切。cdf后来成为东非联合共和国的国防军,这支部队有大量的黑人,家属及关联人口众多,融入当地社会很轻松。具体是怎么回事,得问李庄。

    十三处有一座单独的展厅,介绍冠冕堂皇。众人大多不以为然,草草略过,直到一段故事的前面才停下来,因为故事很有吸引力,涉及到两个隐藏甚深、源远流长的金融家族被灭族的过程。

    “李庄非常讨厌金融大鳄,尤其是投机者,估计不少是犹太人。这两个家族强横一时,控制的企业无数,没想到会被人一锅端。”淳单说。

    “软控制有缺陷,有些人沉迷于技巧,以为金融万能,没想过在准备充分的暴力面前,一切都是虚妄。”卡拉芒.哈代感叹道。

    众人深有同感。安全委员会为这次行动准备了十多年,摸清底细后,突然在全球动手,将两个家族的远近继承者及亲朋杀了个精光,极少数漏网之鱼则被两个家族的关联势力干掉。安全委员会对付这两个家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不仅组织了对李庄的刺杀,还一直腐蚀公司员工,窥伺联合技术公司上市企业的股权。他们以前在别的势力那里屡屡得手,没想过有人会用如此暴烈的手段直接让他们彻底消失。人没了,钱再多都没用,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一旦丧失控制力,幸存家族成员根本不可能逃过熟悉他们的关联势力的追剿。

    “我怀疑李庄甚至有对付自己创建的家族的想法,一旦家族不遵守他的理念,便有被强制拆分的可能。当年的大乱说不定也是布局之一,部分家族成员太嚣张,完全违背了他创立家族的初衷。”杰夫.布雷迪突然打了个寒噤。

    众人面面相觑,凯利说:“他不会是真疯了吧?对自己后裔下手这种事也做得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