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阴司鬼府-《逆行神话》
            
            
            
                
    第(1/3)页
    目送狐狸远去,徐行和薛周也踩着石头小径,缓缓行着。
    微风拂来,或洁白、或粉红的梅花,暗香浮动,摇曳生姿。
    薛周笑道:“徐兄,此景当前,可有诗作?”
    徐行淡淡道:“没有。”
    薛周被噎了一下。
    这时代,但凡读书人,若是被人问起诗词,或是为了颜面,都会做上几首平平之作,也有用旧作拿来冲数,断无如徐行这般。
    “也是,若无诗兴,又岂能强行去做。”薛周轻笑一声,似是为徐行解释了一句。
    徐行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这方世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最重经义道德,对于诗词歌赋,初时只在一些方外之士间流传,后来渐渐传至士林,作为一种消遣方式存在。
    科举对诗词歌赋的不重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界的诗词水平。
    他不知薛周底细,也就不想逞一时之快,轻易做文抄公。
    然而,很多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读书人之间在一起交游,终究难免是要谈及诗词的。
    徐行自来翠屏山,每当金公子等人谈及诗词,他总是刻意保持沉默。
    这自是引起金公子等人的不喜,不过知道徐行“底细”的薛周,更多的倒是好奇。
    其实,逻辑并不难理解,大家出来本就是赏雪寻梅,吟诗作对,你缄默不言,又算什么?
    正如后世,和朋友一起去ktv,甭管唱的好不好,也得嚎两嗓子不是。
    一起出来玩儿,就你坐在角落里,只管闷头吃水果,就显得……
    “徐兄想来是乏了,文思枯竭,纵然做来,也是狗屁不通。”
    一道冷嘲热讽的声音传来。
    却不知何时,金公子和刘毅等人从梅林中走出。
    钟林冷笑地看着徐行。
    方才,那白狐被徐行放走,钟林心中就是起了怨恨之意。
    此刻趁着机会,自是要出一口恶气。
    “这徐慎之,先前一言不发,定是不通诗词。”钟林暗自思忖道,“听刘弘文言,徐慎之平常也无甚佳作流传乡里。”
    实则,还让钟林给猜对了,徐行前身苦读经义,于去年历经县,府,院三试取中秀才。
    平日读经义文章尚且不够,哪有余暇去钻研什么诗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