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另一层洞子-《支教青云路》


    第(2/3)页

    梯田里有水,田埂弯弯曲曲,波浪而动。整个二十来米的洞壁都是这个景观,另一面洞壁却有光光的,直立着,这倒是很好开发与保护这奇景。

    杨政丞和求军镇长讨论,说只要用硬质玻璃格外,游人从边上行走、观赏,完全可体验到这千亩良田的壮丽。

    往前另一处也有些独特,走到那里,几乎没地方下脚。是因为洞底全部是密集而细小的,如同野草杂生般的钟乳石细条状、草叶状、针线状,只要碰着这些钟乳石,绝对会倒一大片。也会将这奇景给破坏掉。

    站在这片“杂草”前,各人出了拍照,无法往前通行。这些“杂草”并不高,最高的可能有五六十厘米,大多数是二三十厘米,也不知是生长了多少亿万年,才长成如今这样子。

    如何往前走,已经是一个大问题。队员看了情况,这一段距离十来米,要通过而不破坏景观,可从半空穿过。虽说有一定难度,对于魏教授和队员说来,还不是太难。

    讨论之后,将通行的方案确定下来。杨政丞和求军镇长都觉得这样是可行,但万一半途出问题,人从半空掉下来。不仅人有危险,更主要的是将这片景色砸坏了。

    对于魏教授和队员而言,这种半空通过是比较常见的,但杨政丞、求军镇长和赵芸却不是专业的人,会不会有危险,还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

    “那再找找,说不定另有过道可通向对面。”魏教授说。队员们听到他赵芸说,便回头找路过的地方,之前,边走便看钟乳石,也没有仔细搜找。

    过一会,有队员传来信号,表示他在那边找到另一出口,似乎他的位置应该在他们上方。从监控屏上看,那个队员的位置确实在他们头上几米高距离。

    大家寻路钻进高一层溶洞,最难行走的是往上要爬两米多高的石坎,要是不仔细看,以为石坎上就是洞顶壁,实际上有一个视觉误差,那里足有一米多大高度,弯腰通过一点问题都没有。

    赵芸往上爬,杨政丞在下托举着她。手先抓着大腿,然后是臀,举起,身体的重量都在杨政丞手上。两人对这没什么异样,但也不会借赵芸的机会腻歪一阵。顺利爬上石坎,杨政丞往上爬借助设备就比较轻巧。

    到上面和赵芸汇合,赵芸掐了掐他,之前托举时,一个手指碰到她东西了。当时杨政丞也没感觉,这时候,才回味过来,说,“又不是故意的,你不是很喜欢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