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祭祀炎黄-《求生在西晋末》
第(2/3)页
在洛阳城北,有一座青翠绿郁的群山即赫赫有名的北邙山,北邙山之所以有名,是因为那里埋葬着先秦、两汉、魏晋以来多位将相帝王,是闻名天下的陵园墓地。
除此之外,北邙山还是洛阳牡丹的原生地,每年到了阳春三月,北邙山遍山野花竞相开放,如龙柏、连翘、牡丹、杜鹃等,是一片花的海洋。
北邙山面对黄河,松柏碧草间多清泉流溪,山间风景秀丽、引人入胜。
在辽东重建洛阳期间,对北邙山皇陵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同时还在陵园正中修建了一座炎黄祭台,用以祭拜华夏始祖。此次辽东举行的炎黄祭祀大典,就在北邙山举行。
二十五日,无数人群相聚北邙山下,将大典举办常场所围了个水泄不通。从各地赶来的百姓足足有十几万之多,大部分都是中原、河北一带深受胡虏戕害的百姓,他们要亲眼见证胡虏遭到报应。
卫朔一行从洛阳出北门,沿着笔直的水泥直道,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巨大的阙门屹立在山脚下,深灰色的花岗岩配上白玉石,再加上飞檐挑梁显得肃穆安详。
走过阙门便是用青石板铺设的正道,两边的草地上种满了松柏,就像是两排肃立在那里的侍卫,在呼呼的晨风中微微摇摆着,生怕打破周围肃静的气氛。
卫朔一行脚步也放得极轻,一步一步地走在正道上,他的身影时不时地隐现在树荫和黎明的幽暗之下。
走过一段不长的正道,众人便看到一个不到十级的台阶通向一块高台。在台阶入口出则站着两名英武的侍卫,其腰挎环刀,身着鱼鳞甲,正目不斜视地望向远方。
众人拾步走上台阶,一块全由水磨大理石铺设的高台骤然出现在众人眼前,就如同一面黑色地镜子静静地躺在那里。站在这平坦而光洁的石面上,举目远望,先映入众人眼帘的赫然是炎黄二帝的巨大塑像。
炎黄二祖巨型塑像背依邙山,面向黄河。塑像占地三十亩,整体高三十三丈。
雕塑中高者为炎帝,矮者为黄帝,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在牧府倾力支持下,历时数年方完工。
巨大塑像以山为体,使山人合一,浑然天成,以体现二祖英灵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整个塑像显得气势磅礴、雄浑博大。
二祖塑像用花岗岩雕筑而成,一个威武刚强、凤目龙隼、气宇轩昂,一个广额纯朴、智慧慈爱,他们包容了华夏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大气概。
看到塑像的一刹那,众人不由心神一震,都不敢大声说话,纷纷屏息凝视。连各地前来观礼的使节,亦为之震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