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保定受降-《狼督军》


    第(2/3)页

    当年的曹锟曹三爷,在五方会谈之上作为东道主是何等的意气风,那时的吴佩孚何等的嚣张跋扈鹰视天下,现如今却一身便装颇有些白衣出降的味道,这绝不是他们的无能,而是时也,势也!对方的不甘掩饰不住,但是大义却让人倍感敬佩,若是没有东瀛的咄咄逼人,这些人或许会死战到底,或许会奉直合流,绝不会跟自己善罢甘休!可如今奉系勾结东瀛人队中华虎视眈眈,曾经的盟友便成了敌人,或许这样能够阻止常振邦的北伐,保得住彼此底盘势力,只是有些事过了,就不好说了,兄弟阋于墙,外御强敌这是留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液,到了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常振邦缓缓地来到曹锟面前,温柔地以一种自家子侄的语气问候道:“三爷,北京一别,少于问候,还望赎罪。”曹锟面不改色平静如被邻家叔伯道:“天南地北相见不易,有这份心就是了。”说着向吴佩孚使了个眼色,吴佩孚双手端过一柄九狮军刀,毕恭毕敬地双手捧上。

    “这柄军刀是我当年平定西南叛逆有功,袁大总统赏下来的,一直作为我的军刀,现在我老了,想趁着还走得动,去东瀛看看,长长世面,这柄刀就送给你吧!”

    常振邦双手捧过九狮军刀,倒退几步,转身交给了林焚,道:“三爷的好意,振邦刻骨铭心,绝不辜负三爷的厚望,不过此去东瀛山水迢迢,人情险恶,也有有防身之物才好。”说着解下腰间的九狮军刀,双手捧过头,道:“这柄军刀是我进入广州湾后,徐大总统所赐,还请曹三爷笑纳以作防身之用。”

    曹锟点点头,吴佩孚上前一步将常振邦手中的九狮军刀收了下来,推到了曹锟的身后,刘梦庚走双手捧一摞账目,到了常振邦的面前。曹锟接着说道:“这是保定城内各军的花名册,粮草辎重的记录,枪支弹药的使用情况,都在这上面了,振邦,你待会下去核查一下吧!”

    常振邦道:“曹三爷做事,振邦信得过。”同时叶济出来接管了这些的账目。

    曹锟望着退到常振邦身后的叶济,忍不住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睛酸,却突然悲凉地哈哈大笑道:“秋天的风还真是清凉啊,只可惜这一去东瀛,不知道还能不能吃上今年刚下来的小麦和玉米。”

    吴佩孚在后面说道:“三爷,秋收了,一地自有一地的风物,咱们到了东瀛,吃吃东瀛的秋收不另有一番风味吗?”

    曹锟无奈地笑了笑,对常振邦道:“我和子玉明天的轮船,现在不走就来不及了,这保定城里里外外就都交给你了,希望你凡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国家和百姓。告辞了。”他话刚说完,吴佩孚便从后面赶来一辆马车,恭敬地搀扶曹锟上去之后,自己也跳了上去,对着常振邦拱了拱手,道:“希望有机会,在与老弟驰骋沙场,一决雌雄,告辞了。”说着拿起马车旁的鞭子,使劲儿一抖,马车缓缓地朝着东北方向走去。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

    不知道是谁,唱起了北洋第三师的军歌,接着无数人登上城楼,扯着嗓子唱起了这吴佩孚所做的歌曲,

    封闭的马车内痛不欲生的哭泣声被秋风吹来,没个人鼻子都一阵酸。大将不能马革裹尸却被政治下野流放,这是何等的悲哀。不少东南将领闻声落泪,不过大多数东南军上下得知曹锟吴佩孚出城投降之后,顿时欢呼起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多大的荣耀就算不升官财也有地吹了。

    随后常振邦在刘梦庚和曹锐的带领下,率军进入了保定城,接管了城内的城防辎重和弹药库,在接管城防的时候,常振邦吩咐下去用准备好的酒肉犒赏直系军队,安抚他们心中的不满和悲壮的情绪,东南军这时才知道这些酒肉不是给自己责备的,埋怨之声四起却也很快散了,毕竟胜者没有和败者一般见识的道理。常振邦趁机将叶举找来拉到一边,小声的说道:“你马上带一队骑兵悄悄出城,追上曹三爷他们……”

    “大人,曹三爷他们既然已经投降了,用不着赶尽杀绝吧,无论是北洋还是西南都没有这等规矩。”叶举小声地在常振邦耳边轻轻地说道。

    常振邦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道:“此去天津,过州穿府的,若是两位大人路上出了什么差错,咱们东南就是有理也说不清了,届时天下群雄群情激愤,那就不好办了,所以你一定要保护好两位大人,直到他们安全的上船。明白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