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教研室的质疑-《九一之小作家》


    第(3/3)页

    杨子建道:“我初中常去河边垃圾堆捡铜钱、废铁去卖,靠这些钱,把镇租书店里的古龙金庸全看了一遍。镇文化站的书我也借了一遍,还从旧书店买书籍。徐志摩、席慕容,他们的诗歌我大多会背。红楼梦我起码看了五遍,里面的诗词我基本背全。诗经三百多首,我大半会背。连南塘镇志我都完整抄了一遍所以,林逸,别好高骛远,丰富的阅读量很重要,别只读武侠书,知识面过窄的话,会影响你的想像能力。”

    林逸一边听着,一边虔诚地把杨子建的话完整的记录下来,作为鼓励自己的“圣经”,毕竟同伴之中,难得有一个诗人。

    说起来有趣,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里,十个中学生中,倒有九个希望成为鲁迅、郭沫若那样博学多才的作家、诗人。在社会中,万元户可能是身份的象征,但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好的,或者有写作才华的学生,才是大家崇拜的偶像。

    谢小钦笑呵呵道:“子建,你说的这些,我听得都耳熟,也非常敬佩,但阅读写作对我来说,是十窍通九窍,一窍不通。我还是喜欢小虎队、刘德华。”

    杨子建立即竖起大拇指道道:“小钦,你才是有福气的人。”

    林逸立即反驳道:“小钦这叫胸无大志。子建,那你打算成为诗人?”

    “不!”杨子建斩钉截铁道,他是一点也不喜欢当诗人,想到海子卧轨、顾城杀妻,诗人把自己关进象牙塔里,不理家庭不关心社会,杨子建就一阵反感。

    可惜,他的处女作,偏偏就是一组诗歌。

    当初为了诗歌稿费高些,为了投编辑所好,就冲动写了,现在感到大错特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