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恨之源,所城里李家-《刑警异闻录》
第(2/3)页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试探,袁方打消了那种顾虑,这其中就包括他曾以“大舅哥”的名义,赠予了林向东一笔不菲的礼金,可是却被林向东分文不动的婉拒了。袁方对这个小妹夫又多了一个新的定义:正直!
作为海外归来的“学术专家”,袁方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他也随之以“客座教授”的身份,成了省内、乃至国内各大院校的座上客!
自从有了第一次安全返乡的经历,袁方便时常回到国内。表面上,袁方奔走于各大院校之间,讲学、探讨学术,可是暗地里,他却从事着非法的反动勾当: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做掩护,渗透进自己所能接触到的“利益圈子”,通过思想腐蚀、金钱拉拢等各种手段和方式,鼓惑那些他经过考察的目标(以官员和学生为主),展他们加入“复华社”,成为“社员”……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袁方就展和壮大了“复华社”在国内的反动势力,并打造出了一套独成体系的、庞大的“情报网”!而袁方本人,也随之成为了“复华社”最富影响力的重量级人物。“复华社”还专门为袁方开展的这一“情报网”单独命名:一号圣殿,而袁方便是这座“圣殿”的“教父”。
林皓阳曾经前往西部边陲,追缉“盗窃绝密设备”的海军少校李俊强,从而现了偷渡向导“肥尕”和“皮筋”。在审讯“肥尕”的过程中,“肥尕”曾提到过:老主顾“陈总”曾带他见过一个“阿訇”!那个“阿訇”正是袁方!而在******教中,“阿訇”与“教父”的地位相近,几乎是同义词。
林皓阳问道:“那……宋文明、李维,还有姜喜斌那些人,都是您展到‘复华社’的?”
袁方点了点头,为了掩饰脸上的尴尬,他端起茶碗轻啜了一口。
林皓阳又问道:“舅舅,这我就有些不明白了!象您这个岁数的人,可能经历过一些国家的飘摇和动荡,遭遇过一些不该有的磨难,可他们是为什么?他们都还年轻啊!”
袁方放下了茶碗,问道:“阳阳,你知道咱们滨城的‘所城里李家’吗?”
林皓阳有些疑惑:他不明白,舅舅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可他还是点头应道:“我知道的不是很多,但是听别人说过。”
是!几乎所有的滨城人,就听说过“所城里李家”!所城里,也就是袁家老宅所处的街区,前面曾经屡次的提到过:在清代、民国直至解放前,那里是滨城的中心区域、黄金地段,也是滨城达官显贵们豪宅的聚集地!
而“李家”,是滨城当时最大的资本家,其家族企业的商号、银号、布庄……遍及我国北方地区!其家族在民国初年便开始兴办的织布厂、印染厂,更是名镇全国的纺织业龙头!
“李家”不光是家财万贯的“资本世家”,也是家教极严的书香门第,历代出过不少受人尊崇的名仕和高官。其家族乐善好施且尊师重教,滨城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两所中学,就是当年由“李家”独资兴办的!
由于家大业大、人丁旺盛,“李家”的府宅群自然也是豪华、庞大!在解放前的“所城里”,有一半以上的房产属于“李家”,所以滨城人也称“李家”为:所城里李家!(林皓阳现在居住的这座袁府老宅,街道对面的那些大院子,以前都是“李家”的房产)
“所城里李家”对滨城的影响可谓深远,直到现在滨城人之间开玩笑,还经常说这样的一句话:“啧啧……你那么有钱、那么牛逼,你咋不姓李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