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介元和张润元想不明白,为什么张哥是第一个被提审的人,而不是张介元这个“罪魁祸”,孩子最多只是协从,罪过相比较而言轻微不足道。问了也是白问,提审的人什么都不肯讲,只说是上边的命令,他们只是奉命行事,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委。 之所以率先提审张哥,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张介元弄不明白。 张介元为官清正,平时做事光明磊落,没有贪赃枉法的不轨行为,深受同僚和能够接触到他的老百姓们爱戴,审不出其他的罪状来。在皇宫外静坐,与杨坚和新朝廷对立这件事,就摆在明面上,大家有目共睹都看得见,根本用不着再审问,要治罪直接定罪既可。他没有什么好审好问的。 提审张哥这个刚成年的孩子,大理寺官员的目的明确,就是要从他口中问出张魅的下落,把她也捉拿归案。他们不会忘记,是她卖给他们的她这个鬼做的刺绣这一过节,正如彭灵空所说,是借机公报私仇,不会放过她。 这件事直接问张介元就好。大理寺官员有各种担心,他讨厌张魅不屑说,他已经把她赶出家门不愿意再提起她,他们先问到她的下落,他会笑话他们,等等,都是有可能生成为事实的。所以,经过慎重考虑,提审的是张哥。 张哥从小受到张介元影响,长大懂事后又恼恨亲娘张大夫人是为张魅而死,对她这个长姐是又恨又怕,可是总不能置她于死地,他也没有杀过人,唯恐避之而不及,他一点也不用心,根本不知道她的下落。 大理寺的人却认为是张哥嘴硬,问不出什么来,没有耐心的他们很快动刑鞭打。 “给,这是你们邻居捎给你们的信,看过后自己吃掉,别留下来给你们自己和我们惹麻烦。”狱卒吩咐完,把书信丢进牢门以内,转身就走。 张介元捡起地上那封信,打开来看,这么多年相处下来他当然认识彭灵空的笔记。还是那一套说词,劝告他“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拿鸡蛋碰石头,为了他自己和全家的性命安危,请求他向杨坚低头认罪,表示接纳他成为大家的皇帝,对他伏称臣,以求只受到最轻的惩罚。 张介元面无表情地看信,张润元好奇地问:“什么内容?谁写来的?我怎么不记得我们有哪个邻居,在这种时候还会给我们送信进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