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甚至就連出兵援助的軍費,都未曾在簽訂的條約中提及?” 衛鞅此言一出,皇城門前,寂靜無聲,落針可聞。 蕭昱辰心里冒火…… 衛鞅這個蠢蛋! 他怎能在這時候上前問這問題? 這不是把溫錦推到了風口浪尖?! 文武百官都在這兒看著呢! 溫錦一句不慎,可能都淪為文臣日后攻擊她的把柄! 溫錦臉上了愣怔了片刻,但她很快微微一笑。 她虛扶了衛鞅一把,“衛將軍快快請起,將軍這話,折煞我了。 “皇上御駕親征一載有余,皇上與眾位大將辛苦征戰,哪怕對上邪道盛行的齊地,我軍眾將領也從未退縮。 “不管戰事多么膠著、艱難,但我軍一直保持著昂揚的斗志,與有利的局面。 “這在整個天龍大陸,都是有目共睹的。倘若沒有這個基礎,便是舌燦蓮花,恐怕也說服不了宋陳兩國。” 溫錦先歸功于凱旋的這支軍隊。 衛鞅緊繃的臉上,立刻有了輕松之意。 那些慫恿他,兌現“誓言”的大將們,也面有喜色,愈發自豪。 溫錦又道,“有了這個基礎,太子殿下率在朝的文武官員,商議派遣使臣,前往兩國。 “從使臣的選拔任命、使臣所帶文書、禮物、他們到了兩國的說辭等等。 “這許多的細節,都是眾臣反復商議,研討之后才決定的。 “使臣們既要做到進退有度,不卑不亢,又要彰顯出我大梁的決心和實力。 “我們去請兵,并不是去‘求援’,而是共謀雙贏,乃至‘三贏’。 “所以,使臣所帶的禮物,都是我大梁之特產,對宋、陳有利。 “對方既能看到我大梁的實力,又看到我大梁的誠意,更看到他們自身有利可圖。如此,才愿意出兵援助吧?” 此番話音落地。 文臣們頓時覺得與有榮焉! 皇后娘娘這是在皇帝面前,給他們賣好表功呢! 文臣可比那些武將們知禮多了,他們連忙朝皇后拱手躬身。 “是娘娘與太子,領導有方……” 瞧瞧那些只會打仗的憨子,商業互吹都不懂?還在那兒自鳴得意? “所以,這是我大梁,文臣武將相互配合,齊心協力的結果。 “衛將軍也辛苦了,此次凱旋,一定要在京都好好休息一番呀!” 衛鞅連忙拱手謝恩。 蕭昱辰瞇起眼睛,眼神危險地看著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