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赎金-《大明风流后面讲的是什么》
            
            
            
                
    第(2/3)页
    汪顺则心虚的摸了摸鼻子,他总觉得这事儿……这位总宪大人干的好像不太地道,看起来有些绑票勒索的嫌疑。
    于是一转眼。
    便是午后。
    诸事一了。
    沈烈便亲自将汪顺几人送到了天津卫。
    几人一路攀谈,一边在正在兴建中的码头上徐徐而行,而此时,汪顺的身边已经多了一位监军太监。
    这还真不是沈烈给他出的主意,而是汪顺自己上书天子,请求天子给他派一位监军。
    对此人的知趣,沈烈十分满意。
    依依惜别。
    临走前。
    沈烈仍是不太放心,便再三叮嘱了起来:“你如今在耽罗驻扎,不必顾虑,大可以放开手脚,一面招兵买马,一面购置战舰海船,早日将通往琉球,南洋的商路打通……”
    什么雇佣兵,水手,熟练工匠,落魄军官……
    别管是哪一国的。
    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我沈某统统都要!
    不如此。
    如何应对那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
    “放手去做!”
    沈烈言之凿凿。
    有大明皇家在你背后撑腰。
    你怕什么?
    汪顺精神大振,赶忙应是。
    而四下无人处。
    沈烈便又低声道:“记住了……务必要替皇上,替本官……盯死那个丰臣秀吉!”
    汪顺又应了一声,偷偷打量着这位厂卫大佬的侧脸,心中啧啧不由得称赞了起来。
    在对待东瀛人,对待丰臣秀吉和织田家的态度上,这位沈大人与别人截然不同。
    那些大明朝廷的官员是如何想的。
    汪顺自然不知道。
    不过在他身边的人里,不管是红毛人,佛朗机人,甚至李旦麾下的海盗头子们,都对倭国的实力不屑一顾。
    认为经历了百年战乱的倭军不足为患。
    而似乎。
    这位沈大人对东瀛似乎存着深深的防备之心,或许在这个年月里,只有汪顺才能理解沈烈的担忧。
    心中一动。
    汪顺便也压低声音道:“依下官之意……下官可与德川家建立联系,密谋一番……”
    沈烈点点头。
    聪明!
    只要能给丰臣秀吉扯一扯后腿,放手去做便是了。
    于是二人对看一眼。
    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交办好了这一切,沈烈便抬头看了看,天色也不早了,便又挥了挥手,向着亲卫头子刀十三使了个眼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