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连锁反应-《光绪中华》


    第(2/3)页

    当然,董承恩这个未经请旨的要求是自作主张提出的。原因就是在于我的初期只是要建立联系和友谊而已,根本没有特别的要求,董承恩体迎上意提出这么个要求,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中国没有将势力扩张到那里,根本就没有可能从实际上支持内志统一阿拉伯世界,如果有能力的话,就算你到时候不提,沙特王国也未必不可以考虑在中华帝国宗藩体系下做个有独立自主实质的伊斯兰王国。

    他毕竟还年轻,能让沙特这个枭雄或真或假的答应这么个名义上的要求已经很不容易了,在中国根本不可能将军事影响力扩展到中东地区的现在,有这样的成就也不错了。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阿拉伯世界都知道,中国有向西发展的企图,综合他们的需要,才会在一年多没有什么进展之后,在1911年快要来到时取得如此的收获。

    而在波斯,正在面对英国与卡扎尔王朝的复辟势力的双重压力的波斯资产阶级革命政权穆扎希德(正义和革命的战士的意思)和他们的民选议会恩楚明也正在两难之中,在军事上,整个波斯的南方从阿巴斯港到亚兹德,一直到伊斯法罕,乃至德黑兰南方不远的纳马克湖地区,都已经被英国武装支持下的旧王朝军队控制,而原本国家名义上的象征,立宪体制下的国家元首国王穆罕默德.阿里趁乱已经在去年逃往南方,并随时准备进入德黑兰。革命形势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他们得不到任何外部援助,南方是英国和旧王朝,甚至还包括英国支持的巴赫蒂亚尔部落,他们的军队眼看就要攻陷德黑兰,而北方则是曾经的统治者俄国人的地盘,里海的左岸和右岸,都是俄罗斯帝国的领土,他们有近四万人的哥萨克部队驻扎在这个地区。

    如果没有中国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穆扎希德很快就会在南北双重夹击下死亡。但是中国对杜尚别的进攻给了他们一线生机,他们很快做出了决定,保卫德黑兰的费达依们(意为献身革命的人)全体放弃德黑兰,将政权转移到东北方的马什哈德和吉昌,萨布泽瓦尔一带,在那里固守,并一面固守,一面静观中俄战事的进展,如果中国的胃口大到要吃下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地盘,那么就是可以跟中国人做做交易的时候了。

    在1911年刚刚开始的时候,中俄在中亚地区的边境战争,就这么的,对整个中西亚的局势做了一个重新洗牌,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战,整个中西亚将按照真实历史已经写好的轨迹发展下去,中国将在未来与真实历史中一样,对这片广袤的,蕴含着无数经济资源的土地没有太大的影响力。虽然按照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海权论观点来看,应当是以海上力量对陆上形成战略影响,但是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也未必不是一个极好的办法。毕竟以中国的海军实力要去波斯湾地区施加影响,这基本上是为难帝国的军人们了。

    这是南路,而在北路,君士坦丁堡也在新年伊始的时候,受到了德国人的鼓励,在柏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王国,一共四个国家,正式签署了柏林同盟条约,条约几乎就是1882年德奥同盟条约的放大版,同盟条约规定,任一缔约国成员在遭受外敌武装攻击时,即视为该敌国向其他缔约国同时宣战,其他缔约国必须无条件的启动军事支援条款,并向该敌国宣战。这个条约也从法律上保证了德国要实现对土耳其的私下允诺——德国支持土耳其对俄国的复仇。

    世界性战争的爆发,已经到了倒计时的关键时刻,这个条约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了现在的欧洲已经不可能有局部战争了,要打,就是全体与共。

    而耐人寻味的是意大利人的缺席,正如当年俾斯麦首相所预言的那样,意大利卑鄙的背叛了同盟。

    他们甚至连中立也不能做到,相应的在四国同盟条约签署后的不到一个月内,在伦敦也聚集了大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希腊王国,罗马尼亚,等十个以上国家的代表,他们正式签署了一份内容与同盟国条约相同的协防条约——《伦敦军事互助协约》。

    至此,整个欧洲已经不允许再有任何火星了,只要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一点点火苗,它将很快引燃整个欧洲。

    中国驻德和驻英的公使都出席了两份条约签约的仪式,当然是观察员的身份,中国没有像英国预料的那样加入德国的同盟,这也是驻英公使陆征祥能够受邀参加签约仪式的主要原因,这也可以视为英国仍然没有放弃拉拢中国的努力的一个证据。只是中国到底是何去何从,并没有人真正了解他们的皇帝内心的想法。

    在大是大非面前,英国也调整了全球的军事部署和利益线,他们迅速决定放弃与美国在南美的争夺,他们所面对敌人的强大迫使他们必须做出选择。美国在没有任何付出的情况下,忙着闷声发财,并不时抽空抬头看一眼热火朝天的欧洲。

    而在亚洲,英国也开始放弃一些东西,从情报系统的各海外局传回的消息看,中南半岛除开大光(即缅甸,仰光也叫大光,后面全部称谓缅甸,仰光)之外,其余的地方都已经放弃了渗透和经营,而在波斯,在卡扎尔王朝占据优势并进入德黑兰后,他们也放松了对那里的控制,所有的备战行动都已经围绕着欧洲在进行。曾经遍布全球的各大海军舰队也重新做了调整,整个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实际上就只有三支舰队了——本土舰队,地中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红海舰队东非舰队等原本就不太被重视,如今更是惨淡经营,而东印度舰队则并入了太平洋舰队的防区,用以防止太平洋海域的德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海军势力进入印度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