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釜底抽薪-《光绪中华》
第(2/3)页
“砰!”,安陆大龟抬起手来,随后他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枪响,他能很清晰很明确的辨认出这声枪响的发出物,是口径11毫米,最大射程2400米的村田十三年式步兵枪。未等得及疑惑的回头,他被愤怒的人群摁倒在地。
十分钟后,大日本帝国曾经的优秀步兵射击教官安陆大龟在拳脚下结束了自己三十八岁的生命。
在此之前则是半神半人的睦仁国王,国王的致命之处是由头顶偏后脑位置的一颗步枪子弹造成的,子弹直接从口鼻部位贯穿而出,并在骡姬雕像基座上形成一声撞击的闷响。
而这位统治日本三十四年之久的天皇或者国王,则在难以置信的回转头时,直接直直的向雕像砸去,他躺下来时如果还有知觉的话,他能看见两滴水珠正从骡姬的眼眶低落而来。
重大事变由此铸成,睦仁国王没有度过1901年的倒数第二天,他也可以不用在费尽心思的找不去北京参加宗藩仪式的理由了。
东京的戒严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由于查明造成睦仁死亡的原因是一枚步枪子弹,所以,安陆大龟的死并没有使严厉的清查行动停止下来。京畿各陆军部队特别是尚未换装村田二十二年式新式8毫米口径步枪的部队,也就是京畿原属于山县系嫡系部队的人员,频频受到严厉的聆讯。
事件终于由于新年的到来不了了之。这件糊涂案件在此以后也永远没有查探得出来。有人怀疑是中国人,但中国人缺少这个动机。也有人怀疑是松平志男,他们倒是有动机,但是他们的行事风格却并非如此,他们向来都是派遣死士,顺手派发大批的传单。这样的动作不是他们的一贯作派。
最大的嫌疑自然是山县派余逆,寺内正毅与山本权兵卫也遭到了最广泛的怀疑,甚至连负责军部事务的乃木犀典也无法再顾念往日的旧谊,将调查的范围扩大到了大将级官员。
帝国陆军士官学校曾经的寺内校长,桃李满天下的寺内校长,京畿卫戍十数年的最高指挥官山本权兵卫,几乎已经无法在东京立足。
内阁方面则没有太多的动静,宪政派的领袖人物首相大隈重信保持了自上台以来一贯的低调作风,发表过一次希望早日找出凶手的讲话之后,便再也没有对此次事件发表过任何看法。
他在忙着搞活经济,财政的压力是每个日本人都有责任解决的问题。
只是并没有人知道,在当天夜里,他烧毁了一封从京都方向送来的信件。这很寻常,每一个日本国官员几乎每个月都要烧毁很多从京都来的信件,天海国的劝降的信件犹如牛皮癣一样让人无法安生,邮箱里都是这样的信件,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这是每一个日本官员的烦恼,所以并没有人拿这当一回事。
无论是宪政派还是幕府派,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强势的国王,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只是几乎没有人会去想像这种事情的发生。
就连一向对日本事务最为游刃有余的袁世凯也没有想到。
这是一个极端秘密的行为,也不得不秘密,对当事人来说,要解救日本的命运,就必须结束目前的对峙状态,松平要的是名望和尊荣,而政府方面要的则是治国的行政权力,他们没有分歧。
更何况他们还都分别受着中国人两个系统的援助。
随着寺内正毅和山本权兵卫的黯然被调离东京,发配往长野地区,本洲岛上的局势开始显现出一种不安定的变化来。
这只是前兆。
袁世凯收到睦仁遇刺身亡的消息的时候,正与他的幕僚队伍们商讨着年末的一些事宜,吕宋省初立,如今最要紧的是防范出事,年末的时候最出不得事。他的外务秘书郭严青刚刚代表他会见了一个德国太平洋总督瓦切纳的私人代表,德国人表示会在中荷关系上起一个良好的作用。
印尼的荷兰人和吕宋省之间,相隔着菲律宾的另外两个主要岛屿群落,如今这些地方落在了英国人手里。
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德国以及荷兰来说,这都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英国人已经控制了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门户,如果再在印尼打开局面的话,加上南面的澳大利亚,整个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阀门都将被英国人完全关闭。
这不是一个有抱负的国家可以容许的现状,英国人控制了整个地中海,控制了整个印度洋,他们该满足了,但是他们显然没有。
所以在一个英国人意图占领加里曼丹岛西部的坤甸的谣言已经迅速的在荷兰殖民官员之间流传起来,用不了多久,这些官员们就会向德国人求助的,因为一些插着米字旗的军舰偶尔会在爪哇海海域出现,这些人的用意似乎不言自明。
对于袁世凯来说,他所要向德国人保证的,就是在将来可能会发生的武装冲突中,马尼拉港的立场问题。中立并开放是他最低限度的保证。
当然这时候整个大英帝国的精力并没有放在这里,他们都在忙着爱德华七世的登基典礼,维多利亚女王的与世长辞,使这个国家陷入了长时间的哀伤状态里,这半年来,除了维多利亚号战列舰下水海试并以一些超出估计的数据震惊德国海军届之外,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在这个国家发生。
这个国家统治地球太久了,巨大的优势允许他们偶尔疏忽一些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