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穿桶之箭-《大宁国师》
第(2/3)页
林安拓不知吴国公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他站在书房门口愣神了足有半天之久!
如国公府一般的情况在杭州士族府中前后发生着,但与吴国公父子不同的是,有人不屑,有人畏惧,更有人目露寒光!
无论是谁了,万三钱庄的存在就是隐患,继续让它在杭州搅风搅雨必会妨碍到很多人!
然而,就在有人有所行动时,忽然,一则消息惊诧了所有人的眼球。
中都洛阳有人来了!
来者不多,而且都是一群年轻人,但是他们背后代表的几乎是京城士族三分之一的力量!
这群年轻人的闯入十分突兀,此前根本没有一点风声,连他们安排在京城的耳目都没察觉。
什么情况?
所有人糊涂了。
蒋秩安乃礼部尚书之子,亦是如今从国安府走出来的杭州建安使,权限乃是征用杭州衙门中人协助创建杭安院,也就是国安府的翻版!
因地方上许多官吏不希望手中权力流失,联合上奏提出一州不可两府治,于是,曹洛蓉就改了一个字,顿时便把所有上奏的官员整懵逼了。
对此太后也是哭笑不得,而且居然准奏!
于是乎,国安府的外州分院与大理寺的司法院、御史台的督察院并称法治三院,开始在大宁各地慢慢绽放。
蒋秩安便是杭州分院的领头羊,这里是他大展拳脚的地方,这等年纪,这等权力,难免意气风发啊!
对于法治三院,杭州士族自然有所耳闻,只是让他们没料到的是,凭什么啊?你们凭什么有这个胆子下江南?
不知道沪州之事吗?不知道黄弘毅接连不断的小动作吗?不怕有来无回吗?
可他们还是忽略了,年轻人,特别是有活力,有干劲,要大展抱负的年轻人,那怕刀山血海他们都有胆一闯,何况是一汪清水的杭州呢!
很快,士族们就发现情况并非表面这般糟糕了!
因为据消息,法治三院根本没有去宁州与沪州,而是绕道直接来了苏州与杭州,这是什么意思?
苏州有贤王,这家伙一直就站在太后那边,贤王是巴不得他们早点来,而且这家伙很喜欢年轻人!
可来杭州就值得推敲了!是因为水太清,故意来搅浑的?还是说,太后此举,乃是逼着我们做决定?
第(2/3)页